路透社25日消息稱,一封內部電子郵件顯示,美國國務院已通知內部工作人員,政權過渡進程已經開始,并且已在機構內部指派了一個小組來支持拜登政府的過渡進程。
報道稱,這封郵件寫道,“在11月3日大選之后,當選總統拜登的過渡團隊代表已抵達國務院以支持(政權)過渡的準備工作。”
這封郵件還稱,一支“專門的”小組將為拜登的過渡團隊提供支持,以確保他們獲得必要的信息和后勤支持。
路透社稱,美國國務院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在大選投票結束近三周后,美國終于邁出正式權力過渡的第一步。23日,美國總務管理局致信拜登,承認他是“明顯的勝利者”。當天,拜登團隊將其網站搬到了政府服務器上,并公布首批內閣名單,包括國務卿等重要外交和國安方面人選。世界媒體以這份名單為線索,近距離探究美國未來的政策方向。
作為美國重要的政治周期之一,美國總統大選對大類資產價格有著一定的政治因素以及季節性的定價影響。但通過以往結果來看,大選并不是主導美股和A股走勢的決定性因素。
2000年以來經歷的五次美國總統大選,標普500指數與A股的漲跌走勢沒有必然的相關聯系,且這五個時點均不構成A股的重要轉折。除了12年大選當月有所下跌外,其余年份A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今年大選之際,富時中國A50更是創下2009年來歷史新高。
對于此次美國大選對A股影響幾何,有幾點是可以確定的:
1、外圍市場不確定性的消化
其實不管誰在明年一月份入住白宮,市場都已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相關不確定性。A股近期的大漲也是對結果出爐的一個反應。對于投資者而言,不妨淡化大選結果,因為A股核心驅動仍在國內,不管事件如何變,最本質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
2、中美關系往好的方向發展
拜登當選或是中美關系走出低谷的拐點性事件。此前他也曾透露,會同中方恢復高層對話機制,通過談判來達成取消關稅的條件,因此后續貿易糾紛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3、外資風險偏好影響
美國大選結果出爐,不確定性降低,導致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北上資金重新凈流入,市場成交量持續回暖,從而對A股造成一定影響。大選結果落地,也意味著此前作為“黨爭”籌碼的美國第二輪財政刺激方案將加快落地,將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有利的板塊有:
1. 對美貿易股。
2. 部分科技領域(半導體、芯片、5G、通訊服務、自主可控)。
3. 新能源汽車板塊。
4. 光伏、風電板塊。
5. 醫療板塊。
不利的板塊有:
1. 金融板塊。
2. 軍工板塊
3. 工業和能源股。
那么,為什么專家會這樣認為,有什么依據嗎?
1、拜登當選對于A股的對美貿易股及科技股是大利好。
據公開信息顯示,拜登當選可能會利好對美貿易股,以及部分科技領域(半導體、芯片、5G、通訊服務、自主可控)。因為拜登曾表示將會同中方恢復高層對話機制,通過談判來達成取消關稅的條件。
2、拜登當選對新能源汽車板塊是利好。
拜登一直對新能源很重視,也推出了他的“清潔能源革命”的計劃,有利于該領域的發展,使得板塊的個股受益,拜登入主白宮后,美國將重返巴黎協議,各國將會更加重視對氣候的應對工作,將會加強全球的協同合作,也為我國提供了更大的增量空間,將在長時間地持續利好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板塊。
3、拜登當選對于醫藥股也是利好。
美國現在的疫情很嚴重,日均感染人數已經突破了10萬人。而拜登的理念也和特朗普的不一樣,嚴控疫情是他的施政理念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專家福奇將會得到拜登的重用,福奇倡導的是嚴格保持社交距離,出門一定得戴口罩的防疫方式,相關疫苗、口罩概念股將會受到市場的關注。
4、為什么拜登當選不利于金融股?
因為拜登長期以來一直呼吁要將美國的最低時薪提高到15美元,并且呼吁把美國公司的稅率從21%提升到28%,在華爾街很多專家的眼中,這是對金融板塊的打擊,是個利空,而且很消極的。
有專家解釋說,拜登的做法可能會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會受到打擊”,“可能會讓金融市場情緒紊亂,出現心慌意亂的情況”。
而有分析師們認為,更高的最低工資對于是一個“介于中立至積極”之間的因素,特別有利于醫療和科技板塊。
5、為什么說拜登當選對軍工板塊也是利空呢?
因為拜登的施政綱領和特朗普差別很大,他不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他曾表示將用外交方式解決各種分歧,如此一來,全球地緣緊張的局勢一定會得到降溫,如此一來軍工板塊的炒作可能會降溫,就不利于軍工板塊的炒作。